会议专题

一例先天性角化不良症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分析

目的:对1例临床怀疑为先天性角化不良症(dyskeratosis congenita,DC)患儿进行临床和基因分析. 方法:患儿于2009年出现皮肤出血点,血常规检查提示血小板减少,后逐渐出现指(趾)甲变形、萎缩.外院先后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间断给予强的松,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治疗.但患儿临床表现为典型皮肤黏膜异常三联征:指(趾)甲营养不良、黏膜白斑、皮肤网状色素沉着和骨髓衰竭.患儿有肿瘤家族史,临床高度怀疑为DC提取患儿外周血DNA,PCR扩增DC的7个热点基因,包括DKC1、TERT、TERC、TINF2、NOP10、NHP2、WRAP53,进行DNA测序和基因分析. 结果:患儿外周血标本检测出DKC1基因中一个半合子变异:c.85-15T>C。其母亲为相应变异杂合携带者,并出现部分先天性角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如指(趾)甲变形等。 结论:当低龄患儿出现典型皮肤黏膜改变、骨髓衰竭、肿瘤易感性、有肿瘤家族史时,应考虑到DC可能。本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尽早行干细胞移植可以挽救骨髓衰竭,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早期行相关基因检侧可避免误诊、漏诊。此例DKC1基因c.85-15T>C半合子变异为国内首次报道。

儿童先天性角化不良症 临床诊断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测序

袁姗姗 陆一丹 吴翠玲 李惠萍 戈慧 张玉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小儿科 广州,510515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408-409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