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城乡对口支援,建立绵阳地区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
四川位于西部,四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由医院定点支援的县级医院均位于农业人口为主的贫困县,但大部分医院与医院地理位置邻近,交通便利,利于转诊,且各个受援医院均在5.12灾后重建中配备了建立初级卒中中心所必备的所有硬件设施。目前医院的对口支援医院中,尚无一家医院开始建立卒中单元。县级医院对于卒中的治疗还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上,缺乏统一的卒中评价、康复和健教体系,医务人员的整体观念有待更新。医院是卫生部授牌的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之一,有多年的卒中单元运行经验,已经建立了规范的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并在多个社区开展了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而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期双向人员派驻机制已经延续了3年以上,今后这一工作还将长期执行下去。因此医院的神经科大夫将长期驻扎在县级医院进行日常医疗工作,也就是说县医院的患者将直接享受到上级医院神经科专家的诊治服务,这一优势是国外的远程视屏会诊模式所无法替代的。 利用城乡对口支援这一契机,医院能够把卒中筛查防抬工作深入推广到本区域广大农村患者中。通过建立对口医院间的卒中网络直报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借助城乡医务人员的对口驻扎体制,把组织化卒中医疗的模式从大医院内部推广到对口支援的医院之间。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区域性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的建立,来提高县医院的卒中诊治水平,切实为广大农村卒中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绵阳地区农村卒中患者预后的目的。
农村卒中患者 医院管理 对口支援模式 组织化建设
唐宇凤 段劲峰 吴孝苹 岳涛
绵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621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0-162
2014-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