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VFM评价心肌病变心腔内流体能量损耗

现有研究表明流体在正常心脏心腔内流动过程中能量损耗(Lose Energy,LE)通常小于10%.从理论上推导,当心脏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时,心腔内流体能量损耗将会明显增大;不同的心脏病变对心腔内流体能量的损耗机制及其大小是完全不同的;流体状态与流体能量损耗密切相关.如何对上述能量损耗进行可靠量化评价,同时阐明能量损耗的不同病理生理学机制,指导临床对流体能量损耗的主要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更为有效矫正,是心脏流体力学研究的又一前沿方向. 己有的关于心腔内流体动能及其能量损耗的研究结果多来源于MRI观测。已知此类MRI观测时间分辨率较低进而有可能影响观测结果准确性,耗时较长费用高,距离临床实际应用还有较大距离。近年来建立的基于超声心动图PIV成像技术和基于多普勒原理的VFM成像技术等其它心腔内流体可视化观测技术,有可能为建立临床实用的心腔内流体能量损耗可视化观测提供全新的技术平台。近期的初步研究表明VFM成像技术对正常人以及部分心脏疾病的能量损耗观测结果与MRI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部分心脏疾病的能量损耗在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过程。

心肌病变 心腔内流体 能量损耗 超声诊断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尹立雪

超声心脏电生理学与生物力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超声医学研究所;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电子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国内会议

2014中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

北京

中文

208-210

2014-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