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IC技术的胎儿心脏导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对211例正常中晚孕胎儿及57例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通过矩阵三维容积探头在2秒左右获得(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心脏容积数据,在STIC技术基础上采用FHN引导操作医生首先获得动脉导管弓切面,然后以其为基础在示意引导图的指导下(导航技术)通过使用导管弓切面上显示的控制键分别获得另外三个最为重要和最基本的诊断性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和右室流出道切面。研究结果显示,在获得STIC胎儿三维容积数据后,78.2%左右的正常胎)L能够通过FHN导航获得动脉导管切面,并在FHN导引下均成功获取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和右室流出道切面。57例CHD胎儿的STIC容积数据分析后约75%能够通过FHN导航获得动脉导管切面,继而并在FHN导引下获取对应的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和右室流出道切面,在动脉圆锥畸形(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及大动脉转位)的胎儿,FHN显示了重要的诊断信息:包括大血管-心室连接关系、大血管之间的关系等。基于STIC技术的FHN能够提供正常胎儿心脏显示的基本切面及信息,在STIC技术的多平面显示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常胎儿心脏作为参考,定位胎儿的心脏与大血管的相关关系,按照节段分析法获得系列CHD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切面。
胎儿 产前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示意引导图
赵博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4中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
北京
中文
231-231
2014-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