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诊断复杂等特点,因此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明确梗阻原因与部位,判断是否存在肠绞窄等危重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梗阻根据病因一般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根据肠壁血供情况一般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最常见,占急性肠梗阻的90%以上,肠粘连是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的类型,占急性肠梗阻中病因的首位(40%-60%). 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诊断。常用的方法有:腹部平片、CT、超声。腹部平片诊断肠梗阻是基于肠腔内积气积液,从而显示扩张的肠管,但急性小肠梗阻通常要经6小时,肠内才能积聚足够的气体与液体,形成可见的液平面,因此早期诊断困难,且梗阻部位偏高的梗阻,可能征象不明显,而且平片对梗阻部位(水平)、病因、程度的判断较困难。急症CT整体观较佳,分辨率高,诊断准确率高,但无法床旁检查,难以短期复查,尤其在重症患者中局限性突出。超声除能克服前两者的不足外,在实时判断梗阻原因及部位、观察肠壁厚度及层次、肠腔变化、肠道运动、肠系膜与肠壁血运情况、肠间隙游离积液等方面均显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肠梗阻 病理机制 超声诊断 临床应用
朱强 周亚静 范秀萍 夏春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超声医学科
国内会议
2014中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
北京
中文
235-236
2014-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