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皮肤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副作用等,是影响抗结核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说明了ATLI是影响抗结核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与及时处理ATLI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该领域内诸多问题至今尚未澄清,研究重点将着重于抗结核药物在肝内通过各种酶类进行代谢,研究相关代谢酶及其多态性将有助于理解ATLI发生机制,并有助于相应护肝药物的研发,研究现有抗结核药物的合理配伍也是降低毒副反应的途径之一;采用个体化给药方式将会有效减少ATLI发生,例如根据NAT2基因型将患者分为异烟脐低剂量组和异烟麟高剂量组;疗程长是发生ATLI的因素之一,研发更高效、更短疗程的药物或方案有助于减少肝损害发生率;目前认为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减少ATLI发生,但药物血药浓度与其肝毒性反应的关系仍需更多研究来阐明。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病理机制 治疗方法 肝毒性
陈耀凯 李桓 严晓峰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91-94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