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T淋巴细胞及白介素-2的变化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白介素-2 (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者血清与胸腔积液中的差异,探讨其在结核性胸膜炎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HSA)分别检测1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IL-2、SIL-2R的浓度;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的T淋巴细胞比率. 结果:(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胸液中的CD3+、CD4+细胞比率较外周血升高(P=0.03,P=0.001),而CD8+细胞比率胸液中较外周血减少(P=0.012),故胸液中的CD4+/CD8+比值较外周血明显升高(P=0.001).(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白介素-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浓度较相应的外周血浓度明显升高(P=0.000).(3)相对于胸液中IL-2的升高,胸液中sIL-2R的升高更加显著(P=0.000),但对胸液IL-2、sIL-2R较外周血各自增加的幅度的比较显示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73). 结论:(1)CD3+、CD4+T淋巴细胞细胞、IL-2、sIL-2R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胸膜局部的免疫反应更强烈,并且存在更加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负向调节,使感染难以控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局部应用白介素-2可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结核性胸膜炎 胸液T淋巴细胞 白介素-2 免疫机制
史祥 唐亮 粟波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 上海市肺科医院中心实验室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29-231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