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肠梗阻的影像表现与MSCT的病因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肠梗阻的MSCT影像特点与MSCT在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17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肠梗阻的MSCT影像,以梗阻移行带形态、腹水、壁层腹膜增厚、腹腔淋巴结改变为观察对象,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肠梗阻的影像特点. 结果:17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肠梗阻MSCT影像,均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小肠扩张,扩张肠管内积液,多发液-气平面,梗阻远端肠管塌陷,两者共同构成移行带等典型肠梗阻征象.梗阻移行带肠管壁增厚6例(35.3%),梗阻移行带肠袢粘连15例(88.2%);腹水17例(100.0%);腹膜线样增厚、均匀强化11例(64.7%);腹腔淋巴结肿大,呈环形强化9例(52.9%). 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肠梗阻的MSCT影像,均有典型肠梗阻影像改变,腹水、移行带肠袢粘连、腹膜均匀线样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伴液化坏死是艾滋病合并腹腔结核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MSCT可以全面的观察上述改变,在病因诊断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为进一步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
艾滋病 结核性肠梗阻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 病因机制 诊断价值
何颖竹 李春华 吕圣秀 戴欣 刘雪艳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放射科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363-364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