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府对太湖盗贼活动的征剿与控制
从明至清初,太湖地区因而经历了一个由治入乱,又由乱入治的过程。明初延续了前朝的汛防制度,在太湖的洞庭东、西两山设立了巡检司,在环太湖州县布置了众多兵力。万历朝以后,由于汛防兵将和州县官员的腐败,加上灾荒的不断发生,使得原本的经济富庶之区变成了盗贼横行之地。清兵南下之后,新政权重视作为财赋重地的江南地区的稳定,力图重建该地的社会秩序。它们采取了军事征剿的办法,逐渐平息了各股盗贼势力,消灭了反清武装。随后,又着眼于保持地方安定的长远制度建设,推行编保甲、修水栅、设汛防等多项措施,对太湖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清时期 盗贼活动 征剿制度 社会稳定
王日根 曹斌
厦门大学历史系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44-254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