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明代朱载堉之黄钟论”同律度量衡”--累黍之法与九进位制、十进位制的并存

本论的目的是对朱载堉的有关“律”、“度”的思想进行分析,与他以前的儒家特别是蔡元定的思想相比较,然后考察朱载埔是如何在经书与史书中寻找自己理论的正统性。通过分析蔡元定的有关律与度的看法及朱载堉的“同律度量衡”阐述了在朱载靖的“同律度量衡”理想中,最重要的是累黍之法与两种计算方法(九进位制与十进位制)的并存。对他来说,说明上古文献中的两个黄钟的长度的时候,累黍非常有用。就是说,他通过黍的排列方法的区别,解释“黄钟九寸”是用九进位制的长度,“黄钟十寸”是用十进位制的长度,两个都是一样的黄钟律管。笔者认为,现在需要理顺他的文脉,重新考察他的思想,然后与以前的儒家学者们相比较,分析他怎样引用经书及上古文献,怎样将自己的思想与朱熹的思想结合起来。到现在,朱载堉是作为现代西洋音乐的基础理论的发明者被评价的,所以在科学史与音乐史上评价尤其多。因此,有关他的思想中不能通过现代性的价值观来评价的部分,常常不被重视。现在要再考虑中国哲学史上的朱载堉的位置,然后才能够考察在全球视野中的科学史中朱载堉学术的真价值。

明代 朱载堉 黄钟论 累黍法 十进位制 九进位制

田中有纪

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科

国内会议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十周年庆祝大会

上海

中文

292-300

2009-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