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本文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计算了黄土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作物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年时间变化趋势,并将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作物实际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全区玉米光合生产潜力为25524~33435kg/hm2,光合潜力的大小沿纬度从南到北逐渐增加,最少的是西南部的宝鸡,为25524kg/hm2,最大的是临河为33435kg/hm2.由于光合生产潜力大小决定于作物生长期内的太阳辐射,春玉米生长期为4月下旬到9月中旬,北方降水少,太阳辐射强,所以其分布与太阳辐射的分布基本类似. 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介于18859--26644kg/hm2,河南新乡附近为最大值,山西五寨为最小值,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及陕西中部光合生产潜力都在24000kg/hm2以上,山西中部和陕西北部在23004kg/hm2左右,冬小麦的生长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6月中旬,其光合生产潜力分布为南部高于北部。 全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为4266--11838kg/hm2,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同一纬度东部高于西部,全区大面积都在7000kg/hm2以上,最大值为河南卢氏11838kg/hm2,临河为低值中心,右玉、五寨为较低值区。 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为1035--6242kg/hm2,从北向南逐渐增加,宝鸡和卢低为高值中心,宝鸡最大为6242kg/hm2,太原以南的广大区域为3500kg/hm2。北纬38. 5°N以北地区为2 500kg/hm2.

作物生产潜力 变化特征 空间分布 时间序列 黄土高原地区

韩虹 任国玉

山西省气象气象局 国家气候中心

国内会议

2009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

太原

中文

94-95

2009-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