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命与社会演化背景下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

从社会演化的大背景看,现代医学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陷于“支离破碎”的窘境,学科过度细分造成学科的“管状视野”、医生战术能力强而战略思考薄弱。对于骨科医生来说,需要回溯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历程,来开启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的智慧,洞悉骨科自然重建的真谛,唯有大视野、大气度才能造就大手笔、大创新。指出以模仿自然为主导、能在体外控制应力刺激的牵拉组织再生技术—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外科,是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具有广阔、深远的发展远景。在中国引进、应用、转化后,开启了“再生骨科学”的大门,催生了医学系统控制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达尔文进化骨科学的新篇章。由秦泗河、夏和桃等为代表的中国骨科医生将其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被国际同行赞誉的“下肢重建外科”技术体系。秦泗河矫形外科3万多例手术的实践证明临床疗效高于西方国家,而且方法更简单、医疗过程更安全,医患相处更和谐、人性化。

骨科医学 学科建设 肢体重建理论 技术体系

秦泗河

北京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骨科未来与创新论坛

济南

中文

100-103

2014-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