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和血清脑肠肽的关系,进而以脑肠轴为切入点,探讨肝主疏泄影响脾胃运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并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方法:检测患者生长抑素(SS)、乙酰胆碱(Ach)、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3受体(5-HT3R)、多巴胺(DA)、P物质(SP)、内皮素-1(ET-1)等含量,运用SPSS 19.0进行证候与指标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结果:肝郁脾虚证与CGRP的相关性P<0.05;肝郁气滞证与Ach、VIP、5-HT3R的相关性P<0.05;脾胃虚弱证与CGRP的相关性P<0.05;脾胃湿热证与SP、ET-1的相关性P<0.01;寒湿困脾证与ET-1的相关性P<0.05;DA、SS与IBS-D各证候的相关性P>0.05. 结论:Ach、CGRP、VIP、5-HT3R与IBS-D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及脾胃虚弱证等密切相关,可能是体现肝脾两脏功能关系的重要物质基础.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证型 病理机制 血清脑肠肽水平
吴皓萌 徐志伟 敖海清 史亚飞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429-1433
2014-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