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海马cAMP/Ca2+信号通路上相关基因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柴胡疏肝散(CSS)干预前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PPS)肝郁证大鼠海马区cAMP/Ca2+信号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探求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的生物学基础. 方法:以3月龄成年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13月龄自然衰老大鼠为围绝经期模型,分为围绝经期对照组(B组)、围绝经期对照加中药组(C组),13月龄自然衰老和慢性束缚法建立PPS肝郁证大鼠模型,分为PPS肝郁证加中药组(D组)和PPS肝郁证组(E组)等5组,每组12只,中药干预3周后,予行为学观察,用RT2 Profiler PCR Arrays芯片法检测海马区cAMP/Ca2+信号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ELISA法测CaMKⅡ含量,Fura-2/AM双波长荧光法检测钙离子浓度. 结果:E组海马Ca2+浓度显著升高,中药干预后Ca2+浓度下降(P<0.01);E组海马CaMKⅡ含量显著升高,中药干预后CaMKⅡ浓度下降(P<0.01).PCR芯片显示,E组与B组比较,海马细胞cAMP通路上有6个功能基因(IL-2,NOS2,Th,Calm1,S100g和SSt)有差异性表达(P<0.05,P<0.01),中药干预后,E组与D组比较,SSt有差异性表达(P<0.05). 结论:PPS大鼠肝郁证与海马区Ca2+/CaMKⅡ通路有密切关系,与海马cAMP/Ca2+通路调节神经传导的基因表达变化有关系,cAMP/Ca2+信号通路部分功能基因表达改变可能是PPS肝郁证的分子学机制.

围绝经期综合征 肝郁证 柴胡疏肝散 药理作用 信号通路

陈淑娇 丁珊珊 廖凌虹 俞洁 沈建英 张凌媛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州350108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长沙

中文

1464-1469

2014-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