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入选2012年07月至201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ACS患者连续病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A组)和匹伐他汀组(B组):A组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一次/晚、口服;B组入院后给予匹伐他汀2mg,一次/晚、口服。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立即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入院第2天查空腹血浆葡萄糖、肝功能和血脂。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于入院后的第1个24小时内每3小时采静脉血测定1次心肌损伤标志物,第2个24小时内每6小时测定1次心肌损伤标志物,其后每天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连续3天。 结果: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结果比较,A组和B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1周时相比,FPG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周后两组间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空腹血清胰岛素(FSI)结果比较,A组和B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1周时FSI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及12周后A组FSI水平明显高于B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比较,A组和B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1周时HbA1c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间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短期(<4周)应用阿托伐他汀可升高ACS患者FSI水平,增加IR程度,但尚未对患者FPG和HbAlc产生明显影响;而长期(>12周)口服治疗后则增加患者FPG、FSI、HbAlc和IR;短期(<4周)应用匹伐他汀后,ACS患者的糖代谢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而长期口服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FPG、HbAlc、FSI水平,并改善IR程度;与阿托伐他汀相比,长期(>12周)应用匹伐他汀有益于控制ACS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改善IR程度。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匹伐他汀 糖代谢

曹洁 傅向华

国内会议

第六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3年会、第二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59-161

2013-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