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临界病变进行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并以之为根据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中,入选71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单支血管局限性病变的患者,应用定量冠脉造影分析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量化分析,应用6-Fr指引导管到位冠状动脉开口,0.014-inch压力导丝系统,冠脉内注射腺苷获得最大充血状态,通过指引导管以及压力导丝测得主动脉平均压力Pa以及病变血管远端压力Pd并计算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所有入选的患者至少术前三天开始应用肠溶阿司匹林300mg每日一次,手术一个月后改为100mg每日一次长期口服,术前至少三天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术后继续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至少12个月。 结果:最终71例患者全部完成了门诊或电话随访,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心脏射血分数等基础临床特征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别。三组患者在病变部位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全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口服抗心绞痛药物及降脂药,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别。三组中即刻PCI的B组同延迟PCI的C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药物保守治疗的A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要低于即刻PCI的B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于FFR值≥.75的临界病变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预后与FFR值<0.75的患者PCI治疗的效果相似;对于FFR值<0.75的临界病变患者即刻PCI治疗较延迟PCI治疗相比临床受益较大。
冠状动脉造影临界病变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赵甲彧 姜云发 傅向华
国内会议
第六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3年会、第二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
石家庄
中文
281-283
2013-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