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二线治疗:回顾与展望
”二线治疗”顾名思义是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经一线治疗失败或一线治疗后疾病稳定或有效经一定治疗间隙期出现疾病进展后所进行的治疗,其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二线治疗格局的形成,其次介绍了EGFR野生型患者的二线治疗,然后分析了EGFR突变或EML4-ALK(+)患者的二线治疗,介绍了单药方案与两药方案,从单纯化疗到多种治疗手段并存,从盲目状态到根据组织学、分子基因特征进行分层治疗,晚期NSCLC二线治疗观念已经发生重要改变。依然需要强调的是二线治疗的根本目的为延长生存、最小毒性、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二线治疗前,首先要分析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子基因特征、体力状态、合并疾病、一线治疗方案及疗效、患者的意愿等等,依此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未经选择人群,化疗与EGFR TKI基本等效;选择化疗药物时,组织学类型为非鳞癌,培美曲塞好于多西他赛;如为鳞癌,则相反。对EGFR野生型患者,二线首选化疗。在标准二线化疗中加人铂类可能会提高近期疗效,但未带来生存获益。对EGFR突变或EML4-ALK(+)患者,优先进行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当靶向药物治疗出现获得性耐药时,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继续靶向药物治疗或加化疗/局部治疗仍能让一部分患者获益。新药的研发永远是发展的方向,尤其是针对驱动基因的分子靶向药物;一些新型靶向药物如抗PD-1和PD-L1的单克隆抗体让人充满期待;新药临床试验值得推荐。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二线治疗法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范云
浙江省肿瘤医院内科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76-8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