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陕北民歌的零敲碎打的表达机制

陕北民歌在音乐形式存在大量的程式化现象,这些程式和套路化的元素成为陕北民歌语料库中的丰富资料,并且定型结晶为广大民众生产民歌的有效范式和实用”零件”.并未受过正规的文学艺术训练的陕北民众,可以运用这些大量丰富的套式和有效零件,东拼西凑和修修补补,而生产出可以充分表征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民歌形式.陕北民歌的这种零敲碎打的表达机制,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色,也保证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陕北民歌 野性思维 程式化现象 表达机制 艺术特色

强东红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553-562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