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遗”背景下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此走上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历史阶段.新疆塔吉克民歌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兼有中国音乐细腻的旋律特点,也有波斯-阿拉伯音乐鲜明的节奏特点,高亢的鹰笛声,富有舞蹈律动的7/8节奏以及调式当中的升三级音等特点构成了塔吉克族音乐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民歌及其音乐特征的阐释,从而对塔吉克民歌提出传承思路与保护措施.无论是民歌的传承,还是文化的保护,在实施时都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保护民族文化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只有各方面齐心协力,才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跨越时空世代传承下去。

塔吉克族 民间歌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帕米尔高原

刘明 米扬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169-17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