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鼓灯艺术的当代民俗型出场方式--演艺类文化遗产自然传衍的艺术人类学应用实践审思
在农耕文明背景下,花鼓灯等演艺美文化遗产经历了钟敬文所指出的”咒语多变成颂歌”的演替过程.并藉以祭祀、婚庆、丧葬等民俗仪式的出场路径自由衍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而工业时代,商业性出场形态解构了原有的生态化出场方式,花鼓灯自然传衍状态受到很大破坏.为此,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建构适应当前生态化、知本性出场语境下的花鼓灯出场形态是面临的新课题.从艺术人类学应用实践角度看,民俗型出场方式依然是演艺类文化遗产能够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和民族文化血液之中的固根守本的传承策略,因而也是它今后出场与在场的基本路向.花鼓灯即以民俗型出场方式为演艺类文化遗产自然传衍提供了成功范例.
花鼓灯舞 民俗仪式 出场路径 艺术人类学
陈德琥
蚌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79-285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