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类造型艺术探微--以住居建筑为例

中国历史上生活在大漠南北的少数民族,他们靠经营畜牧业为生.他们逐水草而居,居住的房屋是一种穹庐式毡帐建筑,这是游牧民族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亦是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综合作用下的一种产物.这种建筑虽然不断地移动,但并不影响游牧民族对其进行美化的心理,其成熟的室内外建筑装饰便是向外人诠释他们审美观念的最好见证,其室内外的构成方式、造型特点、建筑结构装饰及图案装饰都有一定的规律.本文简要阐述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住居建筑方面的装饰造型艺术,并试图从游牧民族的建筑装饰中简要分析其装饰艺术内涵.游牧族在建筑方面的装饰纹样都是来源于草原,草原给予他们生产生活资料,也给予他们精神上的营养。他们的游牧生活可能或许很乏味,但是艺术却装点了他们乏味的生活,使之生动起来,牧民通过自己的感悟与对艺术的感知,用奇特的构思,将生活中的点滴事物精心装饰成了艺术形式,也让游牧民族的艺术能够更加久远的存藏与传承。

北方游牧民族 装饰造型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宋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495-502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