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姜黄素PEG-PCL纳米粒的制备及药动学和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制备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CUR-PEG-PCL-NPs),考察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并研究其体外抑瘤作用. 方法:以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EG-PCL-NPs;通过透射电镜、粒度测定仪考察纳米粒的平均粒径、PDI、Zeta电位;采用低温超高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袋法研究其在含20%乙醇的PBS缓冲液中的释药行为;考察CUR-PEG-PCL-NPs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CUR-Sol组、空白PEGPCL-NPs组为对照组,采用MTT法考察CUR-PEG-PCL-NPs在对人体肝癌上皮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结果:体外抑瘤实验表明,CUR-Sol、CUR-PEG-PCL-NPs对人体肝癌上皮细胞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相同的姜黄素浓度作用下,CUR-PEG-PCL-NPs对HepG2细胞的肿瘤抑制明显要高于CUR-Sol,CUR-PEG-PCL-NPs具有更强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 结论: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姜黄素纳米粒,外形圆整,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缓释特征;尾静脉给药后,与CUR-Sol组相比,CUR-PEG-PCL-NPs组大鼠体内血药峰浓度明显降低,达峰时间延迟,具有缓释特征;体外抑瘤作用较CUR-Sol强.

姜黄素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 纳米粒 药动学分析 抑瘤作用

郭曼曼 管佳妮 王国伟 高晓宇 方罗 李范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国内会议

2013抗肿瘤药物研究新进展与肿瘤个性化药物治疗论坛

杭州

中文

163-17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