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西交通史视域中的伊本·西那《医典》与中医关系浅议--以《医典》脉诊与中医脉诊关系为例

1952年范行准撰文称伊本·西那《医典》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国《脉经》相同.此后这一观点在汉语学术界广为流传,并进而认为《医典》脉诊吸收中医脉诊,几成定论.2005年我国青年学者洪梅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医脉诊与阿拉伯医学〈医典〉中脉诊的对比研究》中大胆推翻陈说,率先提出”《医典》的脉诊与中医脉诊是两个脉学体系”,因为二者的哲学基础、生理病理学基础与观察方法都是不同的.限于专业,本文仅仅自中西交通史视域讨论中亚与西域医学文明的杰出著作《医典》与中国文明的瑰宝中医之间发生历史联系的现实可能性,属于典型的务虚与清谈.至于实实在在的专业考察与讨论,有待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医学等领域专家学者们的辛勤努力.

中医脉诊 《医典》 伊本·西那 中西交通史

沙宗平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首届回医药学术交流大会(2013·北京)

北京

中文

8-14

2013-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