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肠肽CCK、5-HT、VIP、SS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饱、上腹疼痛、餐后饱胀、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及暖气等,部分患者症状可严重或持久,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F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消化疾病研究中的热点.F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往研究的焦点主要为消化道运动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激素的改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社会心理等,近年来随着对FD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脑肠轴在F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5-羚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对FD的脑肠轴发病机制进行阐述.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及相关脑场肤所组成的脑肠轴机制在F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各种脑肠肤。不同的脑肠肤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但多种脑肠肽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改变所引起的宏观结果作用在一起,就在FD的发生上起了很大作用。虽然目前对FD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罗马Ⅲ标准对于FD及其分类诊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还未得到验证,要更深人了解这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身心疾病以及如何规范治疗,仍然需要大量的工作。
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病机制 脑肠肽
李永静 王小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41-144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