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实际自负医疗负担研究
目的:以患者因就诊所产生实际自付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为切入点,探讨在近二十年各个阶段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于患者及其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带来的影响。 方法:利用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重点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随着一系列改革而导致的患者实际自付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的变化,同时引入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患病严重程度以及地区分类等控制变量;研究结果:20余年来的一系列针对于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对患者实际自付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有明显的影响,但在不同保险项目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贫困及老年人口的自付医疗费用负担更重,中部地区患者比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自付医疗费用负担都重。 结果: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带来了患者实际诊疗费用负担的变化,2000年前后是患者自付医疗负担最重的时期,而不同类型的社会医疗保险项目受益者之间疾病诊疗家庭负担并无明显差异,提示享有更高报销比例政策的人群使用了更多的医疗服务,弱势群体、大病患者的就医负担仍然较重,提示贫困人口、老龄人口及大病保障政策应当引起重视并落实到位。 结论:一系列针对于不同人群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在近年来取得了成效,但也应当看到不同医保项目、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减少这种差异,使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更加趋向于公平应当是下一步政策调整的重点.
医疗保障 制度改革 自付费用 政策措施
毛阿燕
卫生政策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2012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73-379
2013-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