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辨证论治”在临证中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的时代,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人体素质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新的疾病会随之发生,现在与过去,农村与城市所发生的疾病都有所不同.中医先贤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其中独具特色之一的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证”,首见于《黄帝内经》与《难经》,书中的论述为“辨证论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病脉并治”、“平脉辨证”,并创立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气血为辨证的基本内容。中医的辨证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和2005年宋福印中医学博士后提出的气血脉形辨证等。对于“辨证论治”在临证中的应用,作者总结了几十年的临证实践,提出以“四诊”取“证”,分类辨“证”,参考仪器检验结果,宏观微观结合,可提高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取证的传统手段,通过四诊取得的证候群,分类对证选用辨证法进行分辨鉴别,从中鉴定疾病发生的属性、致病因素、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从而考虑治法和选方用药。
中医理论 辨证论治 临床疗效
黄炳华
深圳市黄多茹中医内科诊所,深圳 518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21-224
2011-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