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肛侧切缘安全性的分子水平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直肠癌中心及肛侧肠管不同距离组织CK-19,MMP-11的差异表达,探讨建立直肠癌肛侧肠管分子边界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PV二步法)对59例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中心及肛侧肠管不同距离组织CK-19,MMP-11的表达及HE染色结果进行研究. 结果:(1)59例直肠癌切除标本癌中心及肛侧肠管CK-19均有表达,距癌旁平均距离为0.54cm,91.5%(54/59)<1.5cm最远为2.0cm;(2)59例中43例(72.9%)MMP-11存在表达,距癌旁平均距离为1.14cm,93.2%(55/59)<2.5cm最远为3.0cm;(3)二者表达均呈现出自癌旁向肛侧切缘逐渐递减趋势且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4)HE染色结果显示:癌组织壁内逆向浸润距癌旁平均距离为0.31cm,88.1% (52/59)<1.0cm,最远为1.5cm. 结论:CK-19,MMP-11所表现出的趋势性差异表达提示直肠癌肛侧肠管组织存在分子边界,与传统HE方法在判定切缘安全性方面存在差异.
直肠癌 手术切除 肛侧肠管 切缘安全性 分子边界
陈瑛罡 王锡山 王贵玉 耿长辉 侯海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150040
国内会议
2009年第二届全国推广应用“消化系统肿瘤诊治质量控制”暨海峡两岸交流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53-357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