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ybody仿真和等速对上肢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研究
研究目的:利用AnyBody人体仿真建模系统,对不同负荷下连续完成三组(每组中间休息60s)前臂屈伸动作时上肢主要肌肉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研究.三种负荷分别是:20千克(30%体重)、25千克(35%体重)和30千克(40%体重),每组不同负荷练习之间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完成仿真研究,以求为科学训练和锻炼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 了将坐立模型修改成坐姿上臂屈伸模型,需要采集运动学数据进行参照。本研究中利用加拿大的FAB无线运动捕捉系统,将无线惯性传感器固定于受试者躯干、骨盆、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上,采集受试者坐姿情况下,不同负荷(30%体重,35%体重和40环体重)下以最快速度分别完成前臂屈伸动作10次(每组之间休息60s),计算出过程中前臂与上臂的夹角的角速度平均值和上臂与躯干夹角的角速度平均值,用以作为运动学数据驱动仿真人体模型。输出三角肌deltoid,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radialis、尺侧腕屈肌flexor capiulnaris等主要肌群的受力、肌肉活性和肘关节受力情况。研究结果:1.第一组负荷为30千克时,肱二头肌受力由414N递减0,然后又迅速增加到498N,后逐渐减小。2.第一组负荷为25千克时,肱二头肌受力由4I4N递减0,然后又迅速增加到726N,后逐渐减小。3.第一组负荷为20千克时,肱二头肌受力由282N递减0,然后又迅速增加到446N,后逐渐减小。研究结论:肱二头肌受力的大小是由哑铃重量和动作频率综合决定的。
运动学 上肢肌肉 力量训练 生物力学 人体仿真 动作频率
刘刚 吴树彬 桂隽超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广西艺术学院,南宁 53002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77-78
2014-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