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少肌症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

少肌症(sarcopenia)一词是由希腊文sarx(肌肉)和penia(减少)构成的,在1989年由Rosenberg提出,最初用于描述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骨骼肌质量及力量降低,机体活动功能下降,导致相关跌倒、残疾等不良事件为特征的一种身体疾病状态.文章阐述了随着人们对机体骨骼肌代谢研究的不断加深,现在关于少肌症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而几乎涉及到所有年龄层次.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系统,发挥支撑和运动的主要功能,骨骼肌还是内分泌器官,能产生肌肉因子和其他细胞因子而影响其他器官和整个机体的健康状态,机体的正常代谢也有赖于骨骼肌功能的完整性.骨骼肌虚弱无力会导致机体活动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肌肉功能丧失,特别当患者的日常基本活动受到影响时,会引起患者独立性丧失以及抑郁发生,如增加骨折、跌倒的风险,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进食减少,最终都将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和死亡风险增加.因此,预防和治疗少肌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少肌症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肌仰蛋白

吴国豪

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

天津

中文

27-32

2014-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