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燃煤锅炉氨法脱硫后处理系统的优化实践

氨法脱硫作为新兴的脱硫技术,相对于国内较多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存在的运行成本高、副产物脱硫石膏处置难度大、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问题,有较明显优势.近年来,国家鼓励新脱硫技术的开发应用,特别支持资源回收型的绿色环保脱硫技术的推广应用,氨法脱硫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化工行业尤其是氮肥行业,一般都有稳定的氨源或废氨水产生,采用氨法脱硫,既减少了吸收剂的购置费用,又减少了废氨水的处理费用,氨法脱硫的副产品是硫酸铵,作为含氮含硫的肥料,真正做到以废治废.如何将脱硫系统的硫酸铵溶液进行浓缩结晶是氨法脱硫技术的重要环节,同时将脱硫系统内结晶的硫酸铵分离出来、控制好脱硫塔内浆液密度,也是维持脱硫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保证吸收效果的关键。某化工企业自备电厂有3台NG-220/9.8-M16型煤粉锅炉,采用氨法脱硫工艺,脱硫前锅炉出口外排烟气SO2质量浓度为小于2 mg/m3,脱硫后外排烟气SO2有质量浓度≤100 mg/m3,综合脱硫率≥95%。原后处理系统采用两级沉降槽加离心机形式,但生产连续性差难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就氨法脱硫系统硫酸铵结晶影响因数及后处理系统的改进优化方案进行探讨。锅炉氨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中,后处理系统能否在硫酸铵浆液在低固含量时将固体分离,对系统及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在生产过程中要合理调整控制指标,以保证结晶的生成及析出。后处理系统采用两级旋流器加离心机的工艺流程,实现了硫酸铵浆液低密度时的固液分离。改造后,脱硫后处理系统年生产固体硫酸铵数千吨,装置连续运行时间也得到了提高。

硫酸铵肥料 生产工艺 燃煤锅炉 氨法脱硫技术 优化设计

何国健 杨根山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5

国内会议

中建设计杯2014年全国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交流年会

郑州

中文

62-65

2014-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