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以色治色理论浅谈赵炳南治疗损美性皮肤病组方思路
中医以色治色理论是构建在中医象思维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法.象思维是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在思维过程中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根本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的的方法.象思维贯穿体现于中医诊、治、方、药中.以色治色则是指运用颜色类似或相反的药物治疗色素异常性皮肤疾病.具体包括以白治黑、以黑治白、以自治白、以黑治黑4种治则.其中黑白既指药物颜色,又指五色对应五脏.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黑当肾咸”.白色入肺,皮肤病治疗多取白色药物入肺经以达皮毛.色黑入肾,常重用深色药补肾.我科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生精研多种外科专著,通过65年的医疗实践,灵活运用以色治色思维选用深色或浅色药物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建了白驳丸、蓼花膏等疗效显著的经验方.现撷取部分赵老经验方剂分析揣摩赵老对中医以色治色的临证运用,可为创制新方、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损美性皮肤病 中药治疗 疗效评价 中医理论
朱慧婷 徐跃 蔡念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北京 100010
国内会议
海峡两岸中医美容学术交流研讨会暨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62-64
2013-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