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所见战国时期楚地居民的里居形态
本文介绍了探讨里居形态的意义,通过竹简研究战国时期楚地居民的里居形态,目前有两种完全相左的主张,本文认为在当时以小型个体家庭(包括核心家庭与主千家庭)为内核的基层社会中,血缘意识己被稀释,农村基层聚落与城市社区中的居民,已经摆脱商周以来的家族或宗族血缘关系的束缚,故而里邑中的居民基本上以异姓聚居为主体,并不存在大范围、大规模的宗族聚居现象,并通过竹简进行佐证。
竹简 里居形态 楚地居民 战国时期
陈絮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 天津 30007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10-315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