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在双音节词中习得第三声的语境变异研究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汉语水平的非华裔美国大学生在双音节词语境中习得普通话第三声的变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仅初级学习者受第三声位置影响显著,第三声在后时较易正确习得;而初、中、高三个水平的学习者均受搭配声调影响,表现为当搭配第三声或第四声时,学习者将第三声发正确的比例明显.试图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第三声变体中总结出动态发展的规律,提出区分变体中接近第二声与接近第三声的可操作性定义及教法;对第三声在双音节词协同发音的动态表现进行阶段分析,并提出教学对策,应加强学习者的清晰度练习。告诉他们语速是因语境而异的,并非越快越好。在人们的常识中,判断一个外国人中文说得地道不地道,除了语音还要通盘考察词汇、语法、是否得体以及语言的艺术性等;而在对语音的感知中,声调的准确性起着比语速更重要的作用。
美国大学生 汉语教学 双音节词 普通话第三声 语境变异
严彦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281-300
2008-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