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犬瘟热的诊断及治疗

犬瘟热又名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早期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脚垫高度角化(硬脚垫病).目前在青岛这种病的发病率仅次于细小病毒,而这种病在治疗上要比细小病毒难得多,死亡率极高,是犬病中最致命的一种.作者阐述了其发病机理,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神经等方面介绍了其症状,分析了其病理变化的血液变化和剖检变化。在临床上犬瘟热确诊较为困难,一般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现在随着胶体金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利用犬瘟热胶体金测试板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基本也能确诊。最后,作者就其治疗指出采用特异性疗法,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止吐、止血、镇咳化痰。

犬瘟热 病理机制 临床诊断 治疗机制

刘清彪 杨玫

青岛市畜牧兽医学会 青岛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青岛266034

国内会议

青岛市第七届学术年会

青岛

中文

210-213

2008-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