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云岭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皖南云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上的一个热液脉型矿床.基于云岭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在该区开展了岩石露头测定、岩石标本物性测定和地球物理学相关研究.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法,识别本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向断裂带.根据激发极化法圈定高极化率异常区,并结合相应区域电阻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磁异常分布特征建立4种地球物理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高阻-高极化模型、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和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这4种地球物理模型建立在该区岩石物性与矿床成因基础之上,分别对应不同含矿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对应接触带上硫铁矿成矿区;高阻-高极化模型对应含矿硅化带;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对应围岩蚀变带;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对应岩浆侵入区.依据以上模型,可圈定NE向断裂带、断裂带西侧高阻硅化带及东侧蚀变岩体为找矿有利靶区。
金矿床 地球物理 找矿模型 皖南云岭地区
万芬 王光杰 杨晓勇 胡祥云 林方丽 张云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汤中立院士八十华诞暨“小岩体成大矿与找矿战略突破”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185-192
2014-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