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乙状结肠癌误诊为异位妊娠

目的:通过一例乙状结肠癌误诊为异位妊娠的病例,深入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型及功能. 方法:患者43岁,G6P1,因”停经52天,阴道流血伴腹痛10天入院”.超声未见明确宫内或宫外妊娠囊,入院行诊刮未见妊娠组织,行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随诊半月因β-hCG持续升高至2952.80mIU/mL,行腹腔镜探查,术中切除了轻度增厚的左侧输卵管(术后病理提示输卵管慢性炎症),常规探查上腹部,发现肝脏表面密布直径0.5至3cm的灰白色结节.活检病理提示为中分化腺癌,提示消化道来源可能性大.进一步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口25cm处一菜花样突起,活检结果证实为中分化腺癌. 结果:患者诊断为Ⅳ期结肠癌,并转至肿瘤内科保守治疗。患者于3个月后去世。 结论:人体内hCG共有4种,肿瘤组织可以异位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属于游离β亚单位,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易发生误诊,需提醒广大妇产科医生的注意。

乙状结肠癌 鉴别诊断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病例分析 异位妊娠

陈蔚琳

北京协和医院 100730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

深圳

中文

459-461

201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