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再谈二十年前的”高浓度一氧化碳制造”开发研究的现实意义--中国间歇煤造气制氨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策之二

本文就制合成氨原料气的”中国间歇煤造气制氨‘;改型发展成制合成氨原料气的”干式“造气炉制氨,并仍用”脱碳”回收的CO2气加以循环利用驱动成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环境的污染是中国间歇煤造气制氨工艺转型的必要条件,并说明了竞争激烈促使中国间歇煤造气制氨工艺转型,然后阐述了主张弃水蒸气”造气制氢’‘和防熔渣,及减废水排放,用”脱碳“所得再生COZ循环入造气制高浓度CO、再由”变换制氢’和”空分”制氮获得3:1的氨合成原料气。而CO2循环入常压固定层移动床造气,首先起了比水蒸气更好的控温防熔渣作用,同时又发挥了所有先进煤气化炉不具备的”浓碳”条件,使CO:得以还原制高浓度CO,再实现“ CO2制H2,”CO2高吸热防熔渣和防炉出口温度,及降灰渣残碳‘’之功能,达到CO2在创新驱动中国间歇煤造气制氨工艺转型发展中更有效地减排目的。

合成氨工业 间歇煤造气制氨技术 工艺创新 清洁生产

叶中一

全国化肥工业信息总站造气技术咨询部 上海 200062

国内会议

第二十二届全国造气技术年会

贵阳

中文

16-19

201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