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性作品中有關婢女的内容
奴婢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长远的历史,「奴」意为男性,「婢」即为女性.由于「奴」与「婢」的性别差异,婢女往往能够走入她们所侍从的女主人的生活圈子.随着学术界致力提倡利用「性别」作为一项分析工具,努力寻找能够反映女性声音的材料,大量女性作品如总集、别集等亦得以重新被发现和研究.由于绝大部分女作家都具备「女主人」的身分,她们的作品自然经常载有她们与婢女之间的相处,并成为女性作品中常见之主题.而清代女作家人数为历朝之冠,因此,本文将尝试透过清代女性作品中有关婢女的记载,窥探婢女的生活状况,以及她们与女作家的关系,藉以探讨以下问题:婢女的身份决定了她们低下的社会地位,但这是否代表着她们永远是社会里最悲惨的「受害者」;她们与女主人的关系又是否经常处于对立;女性作品中记载婢女的内容是关于什么;女性作家又是以什么身份去写作有关主题。
婢女 社会性别 清代女性作品
鄭愛敏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16-130
2013-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