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调肝理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队列研究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轻、中、重度NAFLD患者分别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调肝理脾法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治疗,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血清肝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按照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分层,治疗后治疗组无脂肪肝42例,轻度85例,中度42例,重度9例:对照组无脂肪肝18例,轻度59例,中度52例,重度2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轻、中度NAFLD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重度NAFLD患者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度NAFL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中、重度NAFL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理脾法能有效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且对重度NAFLD患者肝功能,以及中、重度NAFLD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西药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调肝理脾法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周滔 张声生 郁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

国内会议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5-58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