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琐谈西方古典史学的建构性特征

对于西方古典史学特征的讨论历来不乏其文,然而,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多只是注意到了总结和评价史家的思想以及写史的风格与方式,虽然同时也都会提及史家生活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但仅是作为背景知识出现,而少有顾及史家心中的问题预设、史家及其著作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对史家本人及其历史书写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他们的期望和当时读者的期望等等,从而以今人的知识构架来看待古人、以现代的方式去猜度古典作家及其作品.本文则试图将一种尽可能顾及古代典籍产生的历史语境,就其自身的特点出发去理解古典著作的思路呈现出来,由此透视西方古典史学与现代史学之间继承与超越的关系. 提出不能简单地以一种直接的当下的学术询问去质疑古典史学的真实性。当然,并不是说古典史家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建构”与“谎言”并不是同一回事情。且不说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书写都不可能是纯然客观如影像般再现历史,更何况,历史学家的任务不应该只是铺陈事实,史学著作也不应该仅限于对当时某个事件具体进程的描述,而是还应该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们是怎样或愿意怎样记住那些事件的,以及过去的人们是以何种方式谈论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

西方古典史学 建构性特征 知识构架 学术流派 学科交融

吴晓群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国内会议

“中西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5-40

2013-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