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韦尔施的”横向理性”与”历史理性”的重建

本文是在后现代状况下对理性问题特别是”历史理性”问题的一种思考.根据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的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完成战后重建开始,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而西方文化也进入所谓后现代时代.在后现代状况下,随着通讯技术、大众传媒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越来越转化为话语,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日益离不开语言符号.面对多元异质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人们开始怀疑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的可信性.利奥塔将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元叙事” (meta-narrative)亦即宏大叙事或大故事(big story),指的是有关世界的总体理论或哲学.比如,世界万物的可知性、语言精确再现实在的可能性和绝对自由的可能性等.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元叙事或宏大叙事的崩塌或终结。元叙事崩塌的后果便是后现代世界碎裂为无数异质性的“小叙事”(petits recits)。多元化成为后现代语境下的一种文化状态或趋势。这种状祝要求人们重新看待理性问题。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Welsch)提出了一种新的理性构想—“横向理性”(transversale Vernunft)。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家安克施密特(F.R.Ankersmit)借助于这个概念对当代西方历史写作和历史意识进行了思考,在“历史理性”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洞见。韦尔施和安克施密特相关思想资源对于人们在后现代语境下重建“历史理性”概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历史学 韦尔施 理性理论 学术思想 体系构建

董立河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国内会议

“中西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89-198

2013-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