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减少精铸件加工后表面铸造缺陷的有效措施

精铸件中一部分表面须要进行机械加工,加工后铸件表面常会出现弥散性的细小”孔洞”缺陷,其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各类氧化夹杂物形成的”黑点”,另一种是因脱氧不良造成的皮下”针孔”.它们与铸件毛坯面上的缺陷:渣孔、气孔、麻点、砂孔或疏(缩)松等不同,多数是在加工后表面才出现,经焊补、打磨或抛光后仍会在其它表面反复出现,严重影响铸件外观及使用性能.在一些抛光件、密封面或耐腐蚀表面上不允许有可见的”黑点”和”针孔”.如不加控制,这类铸件废品率高达10%~50%,对船用五金、医疗器械、食品机械、餐具或装饰类抛光件及加工中心一次性加工成形的铸件表面出现这类缺陷最普遍.

精铸件 表面铸造缺陷 工艺流程 效果评估

籍君豪 姚佳斌 冯志伟 冯宏军 盛海涛 项光宽 王彦

江阴市长江化工阀门厂 无锡市德昶精铸公司 嘉兴亚一达特种钢公司

国内会议

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第十三届年会

合肥

中文

339-342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