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
本研究旨在研究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分别取揉丝微贮和传统青贮原料及装瓶后第1、2、3、5、6、7、8、9、10、11、12、15、16、18、20、22、26、28、30和35天的样品,用0.85%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然后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最后进行计数.(1)秸秆揉丝微贮pH在第5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8左右,整体水平低于传统青贮饲料.(2)揉丝微贮饲料中乳酸菌在第5、6天时达到最高峰为1011数量级,之后缓慢下降,直至第11天时出现二次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在第20天左右处于稳定状态;而传统青贮饲料中乳酸菌也出现了两次升降变化,最高峰达1010数量级,在第22天左右处于稳定状态.(3)揉丝微贮饲料发酵初期酵母菌数量有些波动,最高峰达106数量级后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到第26天后没有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传统青贮饲料在发酵24h之内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到第30天后没有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4)揉丝微贮和传统青贮饲料中霉菌数量都迅速减少,直到第3天后均检测不到霉菌的存在.玉米秸秆揉丝微贮和传统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随时间大致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且揉丝微贮饲料的pH整体水平低于传统青贮饲料。
秸秆揉丝微贮 传统青贮饲料 发酵过程 微生物 变化规律
雷雪芹 程银华 徐廷生 王青青 田英申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陕西临潼7106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分会八届二次学术研讨会
陕西杨凌
中文
639-645
2013-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