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以信息系统理论审视”共同意义空间”

在一个生活案例中,作者发现传播学中”共同意义空间”这一概念不能解释日常沟通过程中出现的”沟而不通”现象.为科学地解释沟通障碍问题,引入信息创生系统相关理论,进行推演分析后发现”共同意义空间”理论困境的原因在其前定的假设,即将人视以决定论方式工作的信息处理体,忽略了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的内在随机性和工作方式的复杂性.通过探讨传播传播学理论中的符号化问题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误会问题,信息系统理论被证明是有较强解释力的.应当对”共同意义空间”理论重新审视,完整的共同性是不可能的,所谓完整的解读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共同意义空间 信息系统理论 人际交往 符号化问题

毕琳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首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

西安

中文

116-121

201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