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子表面随机采样分析用于抗艾滋病药物QSAR研究

由于大多数药物直接作用靶标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功能的肽和蛋白质分子,因此分子表面随机采样分析法(RASMS)使用20种标准天然氨基酸中的各类原子作为探针.考虑到具有不同杂化状态的原子往往因所处基团和区域不同而使其对活性贡献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进而以此得到8个探针原子.将RASMS方法应用于三个抗艾滋病药物体系的QsAR研究,分别为DABO,DAPY与PETT,这三类均为HN-1逆转录酶非核昔类抗艾滋病药物,为了深入研究RASMS方法与此类抗艾滋病药物活性的内在联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这种典型的线性方法进行建模。另外对所建模型的外部预测能力和真实有效性进行验证也是定量构效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用来表征模型稳定性与预测能力的参数有Rcum2,QCV2与Rm2(LOO)。为此,本文将数据集分成了训练集样本和预测集样本,预测集样本将用于模型检验。结果表明RASMS方法能够较好地表征DABO类,DAPY类与PETT类化合物活性与环境间复杂相互作用,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和泛化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抗艾滋病药物 分子表面随机采样分析 定量构效关系 探针原子

仝建波 钟黎 赵翔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21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苏州

中文

52-53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