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H7N9禽流感患者中医证候学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甲型H7N9流感病例系列研究,初步探讨甲型H7N9流感的证候特点及核心病机.方法:回顾性整理2013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收治的36例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甲型H7N9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证候学及中医治疗情况,分析其中医病证和病机特点.结果:36例H7N9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平均发病后第6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入住ICU,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发病后15天;证候学特点,患者100%发热,最高体温39.14±0.62℃,伴咳嗽,咳痰,恶寒轻或不恶寒,但头痛、周身酸痛、咽痛、鼻塞流涕等风热束表上犯症状少见;3、6天后高热寒战,渐次出现痰中带血、短气、胸闷、呼吸困难,舌红苔腻,病情转重;6~14天患者痰中带血,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皮肤红疹、花斑,舌质深红或紫,少津;10、14天后患者身热渐退,痰血减少甚则消失,进入恢复期,以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少津为特点.结论:中医证候特点与西医入院、入住ICU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基本相符,该病病情加重的拐点可能在4~5天左右,8~10天病情最重,始动因素及根本为温热疫毒,病因为热、毒、瘀、虚兼夹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程,核心病机为毒热犯肺,壅肺、损肺,甚则伤及其他脏腑.
甲型H7N9流感 中医证候 中药治疗 疗效评价
王玉光 马月霞 郭亚丽 刘清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10001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9-26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