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脓毒症大鼠早期心肌纤维化的改变

目的:观察脓毒症状态下早期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变及其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经阴茎静脉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制作脓毒症模型.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40只)、对照组(20只).模型组分为早期低剂量组、早期高剂量组、晚期低剂量组、晚期高剂量组,对照组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组动物处死前均行经右颈总动脉左心室内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及左室功能变化.测定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心肌组织匀浆上清羟脯氨酸(HC)含量;及心脏组织Masson染色,光镜、电镜观察心肌病理改变,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1.早期组中模型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左室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变化;晚期组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变化明显.2.PICP、TGF-β1、HC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晚期组比早期组升高明显.3.CVF和PVCA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1.脓毒症早期存在心肌间质改变即心肌间质纤维化,随病程时间进展,脓毒症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有所恢复,但心肌纤维化改变更明显;2.脓毒症早期心肌纤维化程度与脓毒症病情程度相关,脓毒症越严重,心肌纤维化改变越明显;3.心肌纤维化不是脓毒症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脏功能改变的主要因素.

脓毒症 心肌纤维化 生理机制

葛旭 王国兴 孙雪莲 杨立沛 谢苗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100050

国内会议

第六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367-379

2013-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