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摘要)
本研究立足苏中地区,在稻麦(油)两熟籼、粳同季兼作条件下,选用能安全齐穗成熟和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的偏迟熟高产当家籼、粳超级稻品种(中熟中籼和早熟晚粳)为试验材料,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两种类型品种产量形成机制与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阐明粳稻的生育优势和高产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依据。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粳稻的基本特性与生产优势为:(1)综合生产力高。粳稻不仅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而且生育安全性好,有利于推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2)气候生态优势。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增加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3)群体生理优势。粳稻群体茎孽,叶面积、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籽粒灌浆动态合理,群体株型优化、源库协调,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势,表现为灌浆充实量大、结实率高。(4)安全支撑优势。粳稻茎秆粗壮,根系强健,功能叶光合时间长,后期不早衰,耐肥抗倒,利于稳定高产。这些可为江苏稻区以及同类生态稻区乃至整个南方适梗区实施新一轮的“籼改粳”提供参考。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应切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此外,“籼改粳”还存在粳稻品种耐热性不强、农资投入大、环境污染重、抗病虫性差、储备技术不足、生产习惯不符、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落后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攻关。
籼稻 粳超级稻 生产力 生态生理特征
龚金龙 邢志鹏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扬州大学 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39-139
201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