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与验证--以鲁北平原为例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面临影响因子多又复杂、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性选定和权重不易确定等难题,以至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性.本文以鲁北平原为例,在以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常用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采用创新的迭置指数方法,改进为”DRITCS法”,选择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综合岩性、地表2m内单层厚度大于0.5m的粘土层厚、含水砂层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和地下水净补给量等因子,组成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合理地确定了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中关键指标——包气带粘性土层变化影响,并在鲁北平原示范性应用和通过以面源污染为主的三氮污染现状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流域性相变造成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空间差异性和区位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区域地下水系统 防污性能 评价体系 空间差异性
刘春华 张光辉 王威 孟素花 杨丽芝 纪汶龙 刘治政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济南 250014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217-222
2013-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