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极海洋生物链中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分布及富集规律

本研究采集了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海域处于食物链不同营养级别的海洋生物。结果表明各种海洋生物体内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生物富集和放大规律,处于食物链低端的海藻污染物浓度最低(∑indicator PCBS浓度为1.75ngg-1lipid-1,∑PBDEs的浓度为0.42ngg-1lipid-1),处于食物链高端的贼鸥污染物的浓度最高(∑indicator PCBS浓度为1543ngg-1 lipid-1.∑PBDEs的浓度为6.90ngg-1lipid-1)。通过污染物的浓度与海洋生物所处营养级的相关关系计算了污染物在海洋食物链中的放大因子(FWMF),结果表明PCBs(FWMF为2.4)的生物富集和放大能力明显高于PBDEs(FWMF为1.5)。不同氯代单体的PCBs其生物放大能力也不同,高氯代单体的生物放大能力明显高于低氯代单体。污染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与生物放大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表明Kow是影响南极海洋生物食物链中POPS富集和放大的重要因素。

海洋生物链 污染物 多氯联苯 多溴联苯醚 富集规律

李英明 耿大玮 王璞 朱超飞 张庆华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首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学术研讨会

拉萨

中文

1-2

2013-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